歷代魚紋吉祥寓意取諧音!
長春雕塑廠為您講解: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演變歷史的魚紋,有著極其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。最初的魚紋是先民崇拜的圖騰和生殖力的象征,后來又隱喻男女之愛,并成為兵符和信物的紋樣。民間則巧妙地運用諧音手法,賦予了魚紋“富貴有余”、“金玉滿堂”等多種吉祥寓意。吉祥紋飾千萬種?魚紋內涵最豐富地球上大部分的面積都覆蓋著水,生存在水中的魚,種類之多數不勝數,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。早在遙遠的漁獵時代,我國古代先民就把魚的形象刻畫在陶器和玉器上;進入青銅時代后,在精美神秘的青銅器上又浮現了魚的身影;從秦漢至明清,魚紋不僅幾乎出現在所有門類的藝術品上,而且形式多樣,變化多端,其吉祥內涵之豐富,在傳統(tǒng)紋樣中堪稱無與倫比。轉載請著名出處,玉海雕塑:http://decomedor.com。
魚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,廣義上可包含魚紋與其他紋樣組合而成的紋飾,如人魚紋、魚鳥紋、魚藻紋等,狹義上則指純粹的魚紋或以魚紋為主體的紋飾。我國陶器上最早的魚紋,見于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的魚藻紋,紋飾較為粗糙,形象拙樸。而仰韶文化半坡彩陶的魚紋則靈動得多,且有多種表現形式:第一種是單體魚紋,第二種是復體魚紋,還有一種是綜合魚紋,即抽象魚紋,由魚頭或魚身、魚尾組合成橫式的直邊三角形。在半坡魚紋中,又以人面魚紋最有特色。玉器上最早的魚紋,是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魚,但兩者的造型和制作工藝均有所不同。
良渚玉魚:腹部穿孔作掛件魚和先民的生活息息相關,新石器時代的魚紋,有何象征意義?一般來說,遠古時期的動物類紋飾,大多帶有圖騰的性質,但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上的魚紋應該不屬圖騰一類,因紅山文化的圖騰是玉龍和玉鷹等,良渚文化的圖騰是神人獸面紋和鳥紋,玉魚更像是飾品和日常用品。紅山玉魚造型簡練,魚體扁平,僅在頭部鉆一孔,以示魚眼。外緣薄如刀刃,可能是用于剝皮割肉的工具。良渚玉魚十分寫實,造型簡潔明快,魚嘴微微凸起,用管鉆加工的魚眼十分清晰,魚尾分叉,刻有斜向的細線,魚的腹部鉆有兩個對穿孔,顯然是掛件。半坡彩陶上的魚紋則另當別論,尤其是人面魚紋的神秘內涵,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,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有圖騰說、權力象征說、巫師面具說等,甚至有人認為人面魚紋可能是外星人的形象。
圖騰說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,這種說法認為半坡人依水而居,過著以農業(yè)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,兼營采集和漁獵,他們喜愛魚,崇拜魚,認為自己的祖先最初就是魚的形象,故把魚奉為氏族的圖騰加以崇拜。人與魚組合畫在一起,代表著人與魚共生共存。而半坡彩陶的抽象魚紋,很有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魚神,這種紋飾也是人們崇拜魚的表現形式之一。雙魚紋銅鏡:展現男女恩愛的浪漫情境青銅器上的魚紋,始見于商代,春秋時偶有所見,主要出現在盤等盛水器上。漢以后魚紋和“吉祥”正式掛上了鉤,漢代的銅洗底部不僅鑄刻有雙魚,其側面還題有“大吉羊(祥)”的字樣。
在后世的對聯中,就有以此入對的,如:“晉磚五鹿宜子孫,漢洗雙魚大吉羊?!钡搅颂拼?,雙魚紋轉移到銅鏡上,隨后成為廣受青睞的銅鏡紋樣,在宋金時期流行一時,而金代的雙魚紋鏡更是代表了金代銅鏡的最高水平,最為研究者所稱道。這類銅鏡多為圓形,取圓滿、團圓之意。銅鏡上的雙魚紋,常常一大一小,表示陰陽雌雄,均作旋轉對稱狀,占據了整個鏡背的空間。造型手法以寫實為主,雙魚張口鼓鰭,尾鰭翻折,四周一般有動感強烈的水波紋,生動地再現了雙魚在水中暢游追逐的場景。
對雙魚紋鏡的文化內涵和吉祥寓意,大多數學者認為,魚的繁殖力極強,魚紋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生殖力、種族繁衍的象征,表達了人們對多子多孫、人丁興旺的祈求。雙魚紋在此基礎上,又增添了新的內涵。雙魚一雌一雄,在水中穿棱嬉戲,正是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的形象表現,表達了男女之間恩愛纏綿、形影相隨的生活情景,水波紋則顯示出浪漫氣息。有學者認為,這種反轉對稱的雙魚紋,就是一個充滿運動張力而又和諧美滿的“魚水之歡”紋樣,是寓意男女交媾的場面,它象征著兩個生命在旋轉中追遂與融合,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。正因為如此,雙魚紋不僅在銅器上有出色的表現,還被廣泛應用到玉器、瓷器、紡織品等器物上,發(fā)展成為人人喜愛的經典紋樣。
“魚傳尺素”成信物?“年年有余”迎大吉古代器物上的魚紋,其內涵還遠不止這些。古代的書信,稱為“尺素”,相傳古人為秘密傳遞信息,常將“尺素”藏在魚腹中傳給對方,后來改為用魚形匣子裝書信,于是就有了“魚傳尺素”這句成語。不僅如此,古人還常將“尺素”結成雙鯉形,故稱書札為“雙鯉”,在古樂府詩中,就有“尺素如殘雪,結成雙鯉魚”之辭。魚形物件后來又發(fā)展成信物,唐代開始出現了一種叫“魚符”、“魚袋”的東西?!棒~符”是兵符,以銅制成,為鯉魚形,刻書其上,剖開分左右兩半,以備兩邊符合,作為調兵遣將時的憑證。
“魚符”也用于標明官員的身份地位,并配以“魚袋”隨身攜帶,古代官員進出宮廷需以此證明自己的身份。魚紋更多的吉祥寓意,是取自諧音。首先,“魚”與“余”諧音,故魚象征富足有余。因而在象征吉祥富貴的傳統(tǒng)紋樣中,常見魚的形象,如兩童子一人持魚形飾物一人擊磬的圖案,寓意“吉慶有余”,取“魚”與“余”、“磬”與“慶”的諧音。其次,魚有很多種,因不同的魚名有不同的諧音,其寓意也有所不同。
如鯰魚的“鯰”與“年”諧音,由兩條鯰魚和柑橘組成的紋樣便寓意“年年大吉”。鮭魚的“鮭”與“貴”諧音,鮭魚紋便寓意“富貴有余”。元代瓷器上多畫有鮭魚,張嘴、高鰭、圈狀珍珠鱗是其主要特征。鯉魚的“鯉”與“利”諧音,漁翁垂釣得鯉魚的造型或畫面,寓“漁翁得利”之意。年畫上家家買鯉魚的圖案,寓意“家家得利”。
此外,古代還有“鯉魚跳龍門”的傳說,鯉魚能跳過龍門,則化為龍。這個畫面也經常在鯉魚紋中展現出來,是歷史悠久的吉祥紋飾之一。長春雕塑廠小編提示您:金魚是鯽魚的變種,錦鱗閃爍,儀態(tài)穩(wěn)重。因“金魚”與“金玉”諧音,所以金魚在魚缸中游動的圖案,便寓意“金玉滿堂”。另一種表示“金玉滿堂”的吉祥紋樣也很流行,畫面是一群金魚在水塘中游動,水塘旁邊通常還站著一個婦女和兩個兒童。